有关年味的作文【推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年味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年味的作文1年味儿有时候不一定是盛开在夜空中的烟花或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的爆竹声,但它一定是浅浅地弥漫在我们心底的幸福。——题记。
四个字的年味儿
新年里的第一天,睡意惺忪,QQ上的小企鹅忙乎得不停,我以为自己眼花了,发来怎么都是这四个字——新年快乐。
走出家门,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放烟花的男孩突然停下来,不约而同和我说四个字——新年快乐。
收到笔友的来信,开头也是四个字——新年快乐。
这个世界怎么了?铺天盖地都是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也许和“happynewyear”一样。一年365天,虽然不是每天都说,但它是每个人心中沉睡的温暖。当这句话被唤醒时,空气中就像花挽着花,都是芬芳。我在心中细细地揣摩这四个字的力量,曾经零落在心头多少的词句,为什么只单单漏了这一句?
原来我以为“新年快乐”这四个字是老土的,但是每个人都期盼都得到这老土的幸福,我沉浸在这四个字的灿然和温暖中,嘴边也不禁勾起一丝笑,手心轻轻捧起那老土的温暖。
弯弯的年味儿
新年时的妹妹仿佛只有一个表情——弯弯的眼睛和弯弯的嘴巴。
也难怪七八岁的小孩最喜欢过年。她们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明亮的眼睛好像如获得糖果那般开心。我喜欢她们嫩芽一般地说“新年快乐”。新年,就意味着她们幼小的生命将一寸寸地长大。长大,在小时候好像只有魔法师才可以用的词语。我们那时都像彼得·潘,以为永远都可以拥有一片单纯的天空。如果时光倒流七年,我想我也可以单纯地对天上的烟花拍手,好像满天散落的不是烟花,而是我新年的愿望。
这些慢慢长大的安琪儿哟。
年味儿在每一个孩提时代总是弯弯的,如月牙一般,像糖果般被珍藏,年味儿在每一个幼小孩子的瞳仁里发酵得越来越浓。
圆圆的年味儿
元宵节算是春节的最后一潮了。
素来不喜欢吃汤圆。尝到这东西的第一口,舌尖上似乎能开出甜丝丝的花来。第二口,第三个下去便觉的有些甜腻。今天不知道怎的,也许是想到春节的末了吧,一口一口地吃完了汤圆。这圆圆的东西在我嘴里滚着,有磨去棱角的温润。我突然想起了那些关于汤圆的故事。我的指尖在空气中慢慢划出一个圆形,仿佛看见了谁淳朴的幻想和幸福。
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比喻来给生活,那么谁都有权利把生活想象得更美好。圆圆的年味儿里咬开来是圆圆的幸福。
有关年味的作文2有一种泥土的味道,是极符合我心中对年的印象。
小时候,听长者说,“年”是一种野兽,每年阴历大年三十就出来祸害妇孺百姓。为了吓退“年兽”,人们开始击锣放鞭,真的就把它给赶跑了。从此每年的阴历大年三十人们就会放鞭庆祝。
那时对这种“年”有了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于是“放鞭炮”在我看来成为了过年必备的习俗。
不知从几何时许,这种鞭炮声却有些遥远了。没有鞭炮,只有挨家挨户和一些陌生的面孔相向庆贺,总让我感觉年味淡了些许。
一年寒假我坐上开往湖南的列车,夜还未完全降临,窗外开始飘雪。抹了抹车窗上的雾珠,窗外疾驰的屋舍、田垄或是平铺的高速大道,在雪中竟十分相似。远去的风景,就像是空白的时光一样,飞逝如昨。月光还来不及捕捉那白色里的炊火,天便悄悄地黯然了。
无法想象那就是一种如何的陌生,在口头上的嘘寒问暖,怎么也填不满一种莫名的失落。我知道,年来了。带来一场雪,一个寂静的星空。
我们不过是离开家乡去往远方的游子,漫长的道别只为一次重逢。我惊叹人人口中流利的“新年快乐”,却是失掉了365个日夜的温度。冷藏的一夜的寒霜,很完好地保存最初的模样。使家人们得以相认;然而即便咫尺,亦如天涯,我们同样陌生。
我坐在圆桌边,静静地等那些甚至叫不出名字、辈分的亲友在桌上摆菜。我等他们习惯性的开启中央一套,和相互祝福。我在心里也筹备着祝词,稍稍练习。——这就是大年三十。
快到转钟时,我听到有人放鞭炮了,那声音此起彼伏,然后变得渐渐稀微。天上的焰火也很美,像是蛇信子。我跑到阳台上,向烟花的各个方向各拍了一张照片,很快鼻腔里充斥了尘土和火药的气味。
我不在乡下,没有鸡,没有蛙,没有柴火。我没有闻到泥土味,我闻到了来自各个角落的碗筷声和五彩的火药。我搓了搓手,手依旧是冻得红疮。
原来,“放鞭炮”随着年纪的增长,也如同时间一般让人冷淡了。可我还是不甘心,我知道原本放鞭就是为了吓退年兽的。便也可能只是吓退而已了。至于我们现在过年嘛,更重要的就是吃个团圆饭,看一次联欢会,休息好几天……
家乡的年味已经淡了许多。
或许我也到了淡忘的年纪。
而我此时却一个人独自坐在桌子前,吃着从远方送来的佳肴,品尝着今年的年味。是的,今年的三十,我是一个人,在出租屋。
有关年味的作文3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谁让你风雨兼程?取下旧符,换上新桃,谁让你素笔勾绘?岁末屠苏,年尾有余,谁让你大快朵颐?
行道迟迟,那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纵使山水迢迢路遥遥,不曾改,回家团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纵便疲劳亦幸福……
一纸窗花,贴满窗喜气;二副对联,祝全年和顺。往三四家拜年,同贺五福临门,六回重听《莲花漏》,七载再嗅腊梅香。摆开八仙桌,九鼎温屠苏,阖家团圆夜,十全十美时。百般念,千般道,万亿叮咛惟愿儿孙好!年味,是几世同堂的欢聚,红火而热闹,喜庆而欢喜……
追溯千年,年,对于华夏儿女,早已不意味着一年的尽头,那是团圆时刻,那是情意绵绵,那是文化传承……
古人过年,从腊八到元宵,有赏花灯、逛庙会、猜灯谜、舞龙舞狮等活动,热闹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风味。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有“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齐家欢乐。
《红楼梦》中,甄家过年,在路上逛庙会、赏花灯,更有老北京叫卖的冰糖葫芦,爆竹声中,年味是浓浓的乡土之气,脆脆的乡土之音。
贾府春节,俨然大家做派。门前车水马龙,相互之间依礼拜年,热闹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灯谜之乐,齐家共聚,既有规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门,年虽少了份平民之质朴,却未曾失热闹与亲情。
从《祝福》中的祝福礼,到传说中的除夕降魔、压“祟”钱,与其说过年是一种团聚的欢喜,不如说是民俗文化的盛筵。从包饺子到煮汤圆,各地风俗各异,却同样有着但愿 ……此处隐藏8284个字……
有关年味的作文13冯骥才: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崇拜的东西,而中国人崇拜的就是生活本身。
超市里循环的音乐告诉你要过年了,学校的放假通知告诉你要过年了,各种广告大气的煽情牌也告诉你要过年了……年味就是这样随着春节的临近,越来越浓,好像是一碗淡茶,在变成甜甜的清酒,最后又融入母亲的瓦罐里,变一碗浓汤。年味就是一种生活的快乐,就是中国人崇拜的味儿。
年味,融在舌尖。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贴福字;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这是老一辈们的年,也就是“吃”年。中国人喜欢年糕,哈,现在手上还拿着一块。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满足好舌头,又有好彩头。
有句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饺子就是中国人特有的食物,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包饺子,虽然我包的难看,自己都不想吃,但还是有感受到那种快乐,也许这便就是年味吧!一锅饺子出炉,在我面前的瓷碗里,一个个可怜可爱的饺子冒着热气布满了眼镜又充满了心窝。我知道,妈妈又偷偷地把我包的那些都盛到她的碗里了,如果不是过年,这样的“吃”年味,这样的感动,怎么会有呢?
年味,贴在门上。
当你走进省实验高三教学楼,你不难发现,每个门上都贴着一副对联,红纸黑字,装饰以金色墨点;比喻对仗,寄托以深深期望。年味儿,贴在各家的门上。有人说福字是一种人们快乐幸福的符号,只要贴着自家人看着舒服,有暗示幸福的作用,怎样贴都是年味儿。
不是“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都包含着中国人对未来的希望,都给人以快乐的正能量。
年味,贯穿在人群中。
过年,即是团聚。我喜欢看到春运时人们忙碌的样子,嘴就是哈着热气,脸上流着汗水,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与年货,脸上挂着笑,握紧的回家的车票……冯骥才是文化名人中最会过年的,他告诉人们,人情味就是最深的年味,年,或许也就失去了意义。
“新年好”,“恭喜恭喜”以前以为这都是人们挂在嘴边的客套话,现在细细想来,这些话原来带着一种真心的祝愿的。爷爷奶奶盼过年,因为他们可以见到大半年没见的儿孙,虽然重逢时的笑脸布满了皱纹,但那种快乐,却如同新生儿一般纯真。
中国人崇拜生活,中国人崇拜年。现在的我们,只需要在家人热闹的谈天里,美滋滋地喝下年味儿十足的浓汤了……
有关年味的作文14“噼啪——轰!”一阵又一阵鞭炮声从窗外传来。我不禁想起了热闹的年,想起了那浓浓的年味……
距离大年三十还有两天,或许是连天空也觉得这个年单调了一些。于是,天空最美的孩子——雪花,也凑起了热闹。我戴上手套、帽子,准备和雪花一起嬉戏。雪花像穿着芭蕾裙的舞者一般,在白色的大地上空翩翩起舞,洁白的身躯,曼妙的舞姿,大地也陶醉了……鞭炮的红衣是大地的红晕,五彩的霓虹是大地的新衣。啊,最让人喜悦的时刻已悄然来临……
尽管是大雪纷飞,寒风呼啸,可依然阻挡不了新年到来的脚步,减少不了人们喜悦的笑容,隐藏不了人们忙碌的身影。街道两旁,各种各样的挂饰缀满了树梢,红彤彤的中国结似彩虹一般挂在街道上空,红色的店铺满满地摆完了一条街。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吆喝声,叫卖声,欢乐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首别有趣味的《新年交响曲》。商场里,人们挤在柜台前,大方地包揽着各色年货,在这样拥挤的场景中,也不乏“对不起!”“很抱歉!”的对话,可更多的还是“谢谢!”“没关系!”“新年好!”的话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大年三十,晚上《新闻联播》过后,我们院子里的小伙伴开始了我们每年的必定节目——放烟花。哪知大人们比我们还心急,早早放起了礼花。“呼——呼!”又一个礼花散开,“啊!你们看!”姐姐叫了起来,“好漂亮啊!是金色的,还有粉色的和绿色的,也有紫色的呢!”天空中,一朵又一朵鲜艳的“花儿”开放,让人真有一种走进春天花园般的幻觉,又好似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表演的魔术一般,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吸人眼球。礼花炸开,一个个小小的彩点儿如水滴一般轻快地跳跃着,在漆黑的夜幕上滑落,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伙伴儿们脸上露出兴高采烈的的神情。家家户户开了窗,开了门,人们带着微笑一同欣赏着这夜色美景,光亮照耀在每一张幸福的脸上……
初一,“新年来,福气到,家家户户拜大年!”亲人们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便会在一起计划好每天的行程,给每个亲人朋友拜年,小孩子们也便有了难得的欢乐时光。所有的人坐在一起围着火炉,谈谈自己过去一年的收获,说说自己对新年的展望,阵阵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屋外,人们在那蜿蜒的田间小路上,相互搀扶着,说笑着,温暖、关爱、亲情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年,热闹的味道;年,关爱的味道;年,欢乐的味道;年,亲情的味道。这个年,年味浓浓……
有关年味的作文15一年一渡的新春佳节到来了,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年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晚上,我吃过年夜饭,全家人都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2点的钟声敲响了忽然,“噼里啪啦”的一声鞭炮声印入耳帘,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礼花的声音彼伏着,像是在与过去的一年告别。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礼花了。十几支礼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
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漂亮的礼花托着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在天空中划下一道道拱们之后,“闪亮登场”了。礼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响声在天空中回荡。炮仗、鞭炮双管齐下,一个个直冲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边的声音弱了,那边的又起来了,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汇成一股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为这无边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礼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 ?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烽云国学网 www.itfyun.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