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时间:2025-01-02 11:04:35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集合十篇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集合十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广泛开展羽毛球课外训练活动,提高我校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科学选材

选材成功是训练成功的一半。科学选材作为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要常抓不懈贯穿始终。随时留意发掘优秀运动员苗子,一经发现用心取得其家长和班主任的支持,随之召来跟队进行试训,经过初选与复选,最后将可造之材招收进队。源源不断补充壮大队伍,完善齐备各年龄段队员的梯队建设。

三、队伍状况

1、羽毛球队现共有队员31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5人。二、三年级学生占25人。其它年级的队员还需不断发掘吸收补充。在四、五年级至少要精选10名学生进队。

2、经过训练,大多数队员兴趣浓厚,训练态度认真,训练中逐渐构成一种你追我赶、互不相让、顽强拼搏、乐在其中、用心向上的作风与氛围。但也有少数身体条件好的队员因家长不支持而退训。

3、训练时间安排:每周星期二~星期五7:30~8:20;星期一~星期五16:30~18:00;星期六9:00~11:00

四、训练目标

以培养和输送羽毛球优秀后备人才为目的开展教学训练工作,根据少儿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全面技、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学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专项潜力。

五、训练任务

1、学习主要基本技术,初步建立主要击球动作的基本姿势。

2、发展全面身体素质。

3、学习和掌握初级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4、培养学生“球感”、“拍感”、“本体感”、“时空感”等专门性感知觉。

教学计划 篇2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落脚点,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 具体教学研究目标: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及少先队工作计划的安排,结合教科室工作计划,经本教研组老师的集体讨论,本学期拟开展以下主要工作:

  1、 低段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2、 中段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学期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教学及教研活动:A、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B、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C、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D、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E、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高段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教学要培养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计划 篇3

一、课程教学方案

(一)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日语能力得以提升,为全面提高学生外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基础。

(二)课程设置

中专文化基础课程

(三)教学要求

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句型、功能意念等6个项目。

第二部分

{一}语言基本功训练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必须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语言。因此,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基础阶段教学的中心。

基本功训练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等)的训练。

1语言知识:06级

1)语音

语音教学包括语音和语调两部分。

语音:

1、清音、浊音、半浊音、拨音的发音;促音、长音、拗音、拗长音的发音。

2、单词中的发音辨析。

3、日语发音的特点。

语调:单词的声调、各类单句的基本语调。

2)文字与词汇

掌握日语的假名和汉字两种文字,并能用罗马字标记假名和汉字。

……此处隐藏3993个字……曲、器乐曲、舞蹈的内容和情感,并以自由律动等活动参与欣赏。

教学计划 篇9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纸条工艺制作,纸条工艺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及创造能力。纸条工艺制作同时使学生学会纸条工艺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

纸条工艺制作方法和技能。

教学难点:纸条工艺制作

学习纸条工艺制作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制作出有新意的工艺品。

教学教具:

范画、制作用的工具等。纸条工艺制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的工具。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范作和民间草编工艺品让学生欣赏,然后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

"纸"有什么用处?(可以印书,可以画画,可以作包装等等)

"除此之外还可做什么?"(可作日用品、工艺品等)

教师指出纸的用途很广,这些工艺品是用纸条制成的是作装饰用的本课教大家做一件"纸条工艺"(也叫纸立体造型)

教师讲解纸条工艺制作的知识技巧及制作方法,每环都要示范。

1、设计纸条工艺的造型。纸条工艺用作装饰室内环境较多。

指导学生分析图例的造型设计,提问:"课本里四件作品各选用什么内容?在造型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四件作品所选用的内容分别为两类:一是动物,二是图案纹样。以动物为内容的用夸张的手法强化它的特点。纯装饰的图案纹样,讲究的是对称的法则。

2、纸条的加工。先将白纸切成纸条,学习纸条的"曲"的加工方法:

(1)卷曲:将纸条绕在圆棒上,一手握住纸卷,另一手按同方向转动圆棒,三五转之后,抽出圆棒,纸条更呈优美的卷曲状了。

(2)折曲:有直线折和曲线折两种。

这两种纸条加工法是纸条工艺最基本的加工法。

3、纸条的连接法:

(1)粘贴:用胶水把纸条相应的两处贴合。

(2)插接:在两纸条相应的部位切一切口,插入接好。

4、制作步骤:按课本的步骤讲授。

先有设计构思,画出草稿,再讲制作的步骤:

(1)将物体分成几大部分,用纸条围好。

(2)加上各大部分的结构。

(3)装饰细部。

(4)完成作品。

三、布置作业。

用纸条制作一件工艺品。

要求:制作时要抓大体,重外形特征,装饰细部要注意统一中有变化,纸条连接要贴牢,形体完整。底纸的颜色要深,才能衬托出浅色的主体。

四、教师着重设计与制作的过程的辅导。

五、评讲:

对有创意性的优秀作业给予表扬。

教学计划 篇10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提醒学生注意读准“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要借助拼音正音。

(2)识记生字要尽量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让学生说说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还会记哪些字,怎样记住它。本课生字中,很多字都可用熟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的方法来识记。如,巾—布、方—放、能—熊;视—礼、想—怎。通过识记“饭、放”认识偏旁“饣”、“方”。

(3)可以通过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

怎么:这是怎么回事?

早饭、上班:吃过早饭,爸爸妈妈去上班。

今天、布熊、礼物: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只布熊。

2、写字。

指导写字,要发挥教材上范字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有重点地指导。

今:指导写好“人字头”,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以及点和横折收笔处,都在竖中线上。

雨:最后四“点”,左右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人”的“捺”均变为“点”。注意区别“雨”和“两”。

(二)朗读感悟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2、课文中的人物对话饱含着母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要在朗读中体会。

第一次对话:体会小云疑惑、纳闷的心理,课前可以要求学生问问家长的生日,上课时引导学生想一想:小云的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学生从自己的了解中知道妈妈并非忘记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小云第二次说的话:启发学生想象,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使学生知道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关心妈妈了。要通过朗读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让学生受到感染。

3、朗读课文时可采用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分角色朗读,还可以播放乐曲,活跃气氛。如,开始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课文读完后放《生日歌》。

(三)课后练习

课后的“读读说说”可巩固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增加学生的词汇量。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老师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以做词尾。然后分小组比赛,选出本组代表参加全班擂台赛。打擂台可两两自由结合,选出题中一个字比。如,甲说“放心”乙说“放学”,甲说“开放”乙说“解放”……重复对方的词或说不出为输。

(四)实践活动

1、课前建议学生问问并记住家长的生日。

2、想象故事的结尾,把课文中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3、亲手做一份小礼物(一幅画、一张贺卡、一件手工等)送给父亲或母亲,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揭题激趣

1、板书课题“借生日”。

2、读完课题,问:小朋友们想问什么吗?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可能会问:以前只听说过借东西,生日也可以借吗?各人有各人的生日,怎么能借呢?谁把生日借给谁呀?

初读课文

1、自由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互帮,识记生字。

3、小组合作读,读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课件展示课文的插图,启发学生想象:

(1)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3)妈妈听到小云要把生日借给她,会对小云说什么?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2、练习分角色朗读。

3、播放乐曲,配乐朗读全文。

巩固字词

1、用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实践活动

1、阅读古诗《游子吟》。

2、建议学生动手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家长。

古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热门】教学计划模板集合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烽云国学网 www.itfyun.com 版权所有